两会解读:新华财经 |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

发布时间:2021-03-09 来源:新华财经

政府工作报告从多个方面对数字中国建设做出部署,明确了未来五年数字中国建设的路径和重点任务。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、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,将进一步培育和催生经济增长新动能,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开创新局面。


新华财经北京3月8日电(徐珊珊)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,加快数字化发展,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,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,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,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,营造良好数字生态,建设数字中国。专家认为,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从多个方面对数字中国建设作出部署,明确了未来五年数字中国建设的路径和重点任务。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、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,将进一步培育和催生经济增长新动能,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开创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的新局面。

中关村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联盟(全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)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剑表示,数字化发展成为我国“十四五”开局的重大战略,是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和规律,抢抓产业革命先机,重构产业规则和产业体系,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的必然选择。在明确战略蓝图架构的前提下,开展先行先试,小步快跑,迭代创新是当下更为现实有效的方略。

近年来,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规模不断壮大、质量不断提升、影响日益显著。中国信通院发布的《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(2020年)》显示,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.8万亿元,占GDP比重达到36.2%。

赛迪智库规划所所长程楠说,我国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,“英国《经济学人》曾形象地指出,如果数据是新石油,那么中国就是数据世界的‘沙特阿拉伯’。”要用好这个先发优势,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方向上做文章,加快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。

周剑认为,在新的数字生产力时代,数字化转型的根本任务是价值体系重构,“尤其是在2020年全球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影响下,人们已经意识到转产能力的重要性,产业发展的自适应能力将成为最核心的竞争力。”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路径是数字能力建设,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成的数字能力将成为“中台”;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要素是数据,应充分发挥数据作为信息沟通媒介、信用媒介、创新媒介等的核心关键作用,有效激发数据创新驱动潜能。

随着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推进,数字经济对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增加。

程楠认为,在数字产业化方面,着重抓好“一软一硬”。“软”指的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,软件尤其是工业软件,是我国经济发展的“软肋”。“硬”指的是信息通信设施和电子信息制造业,特别是要加快5G、工业互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,以及现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,这些将对产业数字化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。在产业数字化方面,要从过去的一个工厂、一个企业、一个园区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向行业数字化、产业链数字化、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发展,在系统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产生协同效应、放大效应、溢出效应,实现更深层次的价值挖掘和释放。

当前,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,数字经济在带动我国实体经济增长的同时,也进一步在政务、民生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,推动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,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、掌上办、一次办。运用好“互联网+”,推进线上线下更广更深融合,发展新业态新模式,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捷舒心的服务和产品。同时明确,支持社会办医,促进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规范发展。

对此,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孙毅表示,数字经济的范畴已经从经济领域扩展至社会发展、政府治理等诸多方面,标志着中国数字经济正在进入纵深发展的快车道。深入理解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数字经济发展思路、明确“十四五”数字经济发展的主线,应该把握好“融合”“普惠”和“治理”三个关键词。“融合”是数字经济发展的路径,“普惠”是数字经济发展的目标,“治理”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保障。把握住这三个关键词,也就把握住了下一步我国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。




文章来源:新华财经

免责声明:此文转载或综编于网络,由AIITRE融合发展联盟公众号推荐分享,仅供学习。如有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(aiitre@aiitre.com)。本文版权及解释权均属原作者所有,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。


政府工作报告从多个方面对数字中国建设做出部署,明确了未来五年数字中国建设的路径和重点任务。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、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,将进一步培育和催生经济增长新动能,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开创新局面。


新华财经北京3月8日电(徐珊珊)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,加快数字化发展,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,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,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,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,营造良好数字生态,建设数字中国。专家认为,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从多个方面对数字中国建设作出部署,明确了未来五年数字中国建设的路径和重点任务。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、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,将进一步培育和催生经济增长新动能,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开创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的新局面。

中关村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联盟(全国两化融合服务联盟)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剑表示,数字化发展成为我国“十四五”开局的重大战略,是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和规律,抢抓产业革命先机,重构产业规则和产业体系,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的必然选择。在明确战略蓝图架构的前提下,开展先行先试,小步快跑,迭代创新是当下更为现实有效的方略。

近年来,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规模不断壮大、质量不断提升、影响日益显著。中国信通院发布的《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(2020年)》显示,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.8万亿元,占GDP比重达到36.2%。

赛迪智库规划所所长程楠说,我国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,“英国《经济学人》曾形象地指出,如果数据是新石油,那么中国就是数据世界的‘沙特阿拉伯’。”要用好这个先发优势,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个方向上做文章,加快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。

周剑认为,在新的数字生产力时代,数字化转型的根本任务是价值体系重构,“尤其是在2020年全球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影响下,人们已经意识到转产能力的重要性,产业发展的自适应能力将成为最核心的竞争力。”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路径是数字能力建设,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形成的数字能力将成为“中台”;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要素是数据,应充分发挥数据作为信息沟通媒介、信用媒介、创新媒介等的核心关键作用,有效激发数据创新驱动潜能。

随着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推进,数字经济对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增加。

程楠认为,在数字产业化方面,着重抓好“一软一硬”。“软”指的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,软件尤其是工业软件,是我国经济发展的“软肋”。“硬”指的是信息通信设施和电子信息制造业,特别是要加快5G、工业互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,以及现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,这些将对产业数字化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。在产业数字化方面,要从过去的一个工厂、一个企业、一个园区的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向行业数字化、产业链数字化、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发展,在系统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产生协同效应、放大效应、溢出效应,实现更深层次的价值挖掘和释放。

当前,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展,数字经济在带动我国实体经济增长的同时,也进一步在政务、民生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,推动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,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、掌上办、一次办。运用好“互联网+”,推进线上线下更广更深融合,发展新业态新模式,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便捷舒心的服务和产品。同时明确,支持社会办医,促进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规范发展。

对此,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孙毅表示,数字经济的范畴已经从经济领域扩展至社会发展、政府治理等诸多方面,标志着中国数字经济正在进入纵深发展的快车道。深入理解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数字经济发展思路、明确“十四五”数字经济发展的主线,应该把握好“融合”“普惠”和“治理”三个关键词。“融合”是数字经济发展的路径,“普惠”是数字经济发展的目标,“治理”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保障。把握住这三个关键词,也就把握住了下一步我国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。




文章来源:新华财经

免责声明:此文转载或综编于网络,由AIITRE融合发展联盟公众号推荐分享,仅供学习。如有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(aiitre@aiitre.com)。本文版权及解释权均属原作者所有,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。